Q1:农历生日就是身份证上的日期?

身份证上的日期是你法定的生日。由于我国农历和公历有差别,农村一般都是按农历算的。但因为办理身份证时将农历误认为是公历了,所以身份证上的出生日期就是法定的了。如果想改,目前情况下十分麻烦。但过生日就是你自己的自由了,与身份证上的日期无关。

阴历是出生日期吗,阴历生日是公历还是农历

Q2:出生那天是算阴历还是阳历?

算星座 是根据阳历

Q3:身份证上的出生日期是阴历还是阳历

按公民身份号码的国家标准,是阳历。

阳历是当今世界通行的公历,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。

阴历是中国古代所独有,一直沿用了几千年,是以朔望月作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。这是中国古人一项非常重要的发明,对农业生产有非常大的指导作用。所以,阴历又称“农历”。

扩展资料:

身份证结构和形式

1、号码的结构

公民身份号码是特征组,由十七位数字本体码和一位校验码组成。排列顺序从左至右依次为:六位数字地址码,八位数字出生日期码,三位数字顺序码和一位数字校验码。

2、地址码

表示编码对象常住户口所在县(县级市、旗、区)的行政区划代码,按GB/T2260的规定执行。

3、出生日期码

表示编码对象出生的年、月、日,按GB/T7408的规定执行,年、月、日代码之间不用分隔符。

4、顺序码

表示在同一地址码所标识的区域范围内,对同年、同月、同日出生的人编定的顺序号,顺序码的奇数分配给男性,偶数分配给女性。

5、校验码

根据前面十七位数字码,按照ISO 7064:1983.MOD 11-2校验码计算出来的检验码。
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居民身份证号码



Q4:生日阴历和阳历哪个是真的出生日期?

射手男与水瓶女

水瓶和射手一旦真正认识之后,彼此都会发现他们是天生一对,天作之合,他们彼此赞赏,各自是对方认识的最有趣的人、最好的游玩和学习的伙伴,他们相互了解,有着同样的价值观,不接受成规,对凡事都没有成见,好奇,友善,理想主义,讲求自由和平等,我行我素,不喜欢被约束也不会约束别人。只有射手会认真考虑水瓶说出的怪念头,并且鼓动也许想过就算了的水瓶座:“来吧!让我们去试试看!”射手喜欢聪明的人,他知道水瓶有多么聪明,为此非常爱惜她,他们即使不相爱,也会是好朋友,即使相爱,会仍然是好朋友;而且水瓶能给射手他想要的自由。 

还是说一说问题出在哪里吧,为什么这两个星座的恋情常常以擦肩而过和扼腕叹息为结局,常常有射手座的人回忆起交往过的异性,觉得最合得来也最让他怀念的就是水瓶座,水瓶座反过来也是,但他们怎么还是没有在一起呢? 

因为他们那些相似之处:他们像朋友一样爽朗,互相没有约束和承诺(即使双方都是这么想的:“如果他要求,我一定会承诺,然而他没有,我们可以说是心照不宣,又或者,我不能一厢情愿地去承诺对方并不要求的事。”),他们都不会向别人提出什么要求,因为他们生怕对方哪怕有一点点不愿意。他们既然都讨厌被勉强,也就决不会勉强别人,即使只是冒勉强的险也不行。 

他们都很自尊,非常自尊。看似强悍,其实害怕失败。(这一点上射手比水瓶好一点)他们在谈恋爱时其实是比较弱的,平时看似开朗又活泼,两人相处时却会怯懦,而且表达能力不好,更要命的是,射手的理解能力在谈恋爱时也会出问题,他搞不懂水瓶的想法,而水瓶还是很自尊和怕失败,所以如果不是绝对肯定对方的感情.她就迟疑和举步不前。因为她太喜欢他了,对真正喜欢的人,水瓶座会变得呆头呆脑,口齿和身手都变得笨拙。而射手也不像他平时看起来的那么会和姑娘相处,而且她的僵硬和陌生搞得他很困惑,而且有点扫兴,有点失望,他不知道怎么会这样的。他们在呼朋引友的场合会都感到舒服和快活,状态很自然,表现得很好。

Q5:农历指的是阴历还是阳历

农历俗称阴历,但是,实际上,由于农历本身含有节气概念,所以农历是阴阳历,即农历是阴阳结合,是阴历中含有阳历的成分。农历中阴历成分以月亮圆缺为周期,但是一年时间不一样,每年大年初一的时令不完全一样。由于农业生产需要靠阳历来指导,于是中国古人就在历法中引入了节气概念,节气属于阳历,二十四节气正好是地球公转一年的时间,兼顾阴阳,比较科学。而现在的公历是阳历,我理解是洋历。公历只能够反映地球公转一年的时间,却不能反映月球的公转,它的每月1日无任何意义,元旦的1日也无任何意义,是以前某个人人为定的一年的开始,所以相比农历有缺陷。这也是我们不能舍弃农历的原因。

Q6:农历和阴历一样么

中国农历与阴历的区别
农历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历法,曾长期在我国使用,该历法中强调了二十四节气的划分,而节气对于农业生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,民间也有称为夏历、阴历的。在1912年以前,我国历代一直沿用这种历法作为正式历法。而真正的阴历是最古老的历法,现今伊斯兰国家和地区中使用的回历,就是阴历的一种。
农历与阴历都是中国现存的纪年历法。在许多场合,不少人将二者混为一谈,认为农历就是阴历,阴历就是农历。其实,二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。主要区别如下:
1、两者编订的主导思想不同
中国的农历和阴历均选用月球的运动作为参照,每月的日数近似等于月相的变化周期——29.5306日。在月份排列上,一般大月30天,小月29天,两月平均后每月日数为29.5天,这与朔望月的长度基本相当。此为二者的同源之处。因此二者都能准确的反映月相的盈亏:月中为望月(满月),月初为朔。但中国农历的节气还能够反映四季寒暑的气温变化,如平常所说的“五黄六月”、“寒冬腊月”等词汇,说明农历中的“五六月”是小麦成熟的季节,气温较高;“腊月”是隆冬,气温较低;“二三月”和“七八月”是气温的过渡季节。由于二十四节气中的时段,是依据太阳在公转轨道即黄道上的位置而决定的。因此,中国的农历带有阳历的某些特征,能够用来指导农时,安排作物轮茬。常说的阴历只能反映月相变化,不能反映气温变化,因而它是纯粹的“阴历”,不能指导农时活动。
2、两者月首的安排不同
中国的农历把日月合朔的时刻所在日期定为月首,即初一。唐朝以前采用“平朔”,唐初以来,改用“定朔”,即初一固定在真正的朔日,当天晚上肯定没有“月亮”。回历纪年所用的阴历的月首按教规以新月始生为朔,即在日月合朔以后,相当于农历的初二或初三,当天晚上可见到“新月”。
3、两者的“年”有区别
中国的农历由于选用了恰当的“置闰”原则,使平均历年长度的近似值等于回归年的长度(365.2422日)。因而,农历的“年”与阳历的“年”基本同步,但回历纪年中阴历的“年”只有12个阴历月的简单积累,其长度为29.5×12=354天,和阳历“年”之间有着约 11日的差异。因而,长度积累后,月份和寒暑往来会出现颠倒现象。农历的新年一般在冬季,而阴历的新年则可能在暑期到来。
4、使用地区不同
中国的农历由于能够反映寒暑往来和月相的盈亏变化,因而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普遍适用,而且特别适合中国的国情,因此在中国及东南亚华人聚居地得到广泛使用。但阴历的使用地区主要限于伊斯兰国家,而且只在欢度节日时才使用。
总之,中国的农历所包括的地理意义要丰富得多,是一种阴阳历,与阴历之间是有一定差别的。
参考资料:选自《中学地理教学参考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