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易六十四卦象中什么是蛊卦?蛊卦代表的含义是什么?蛊卦排名第几挂?蛊卦卦辞含义是什么?蛊卦爻辞的含义有哪些?想了解的话那就来看看下面的相关内容吧!

蛊卦详解

  什么是蛊卦

  蛊卦是易经中的第十八卦,蛊,卦名。本卦是异卦相叠(巽下艮上)。本卦上卦为艮,艮为山,下卦为巽,巽为风。高山沉静,喻贤人稳居其位;风行山下,喻庶民蒙受教化。于是贤愚得位,风吹草偃,国事可为,功业可就,所以卦名曰蛊。

  “蛊”,陈谷所生的虫,比喻事物腐败变质所生的病害,泛指国家zhengzhi败坏所生的弊端事故。“蛊,元亨”,是说在“蛊”中蕴含着治蛊之道,可以振衰除弊,拨乱反正,达到天下大治,其发展的前景至为亨通。关于这种治蛊之道,从卦爻结构看,“刚上而柔下,巽而止”,客观上就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。

  蛊卦由巽下艮上组成,艮刚居上,巽柔居下,这就是刚上而柔下,卦之六爻,三个柔爻均居三个刚爻之下,也是刚上而柔下。巽为顺,艮为止,下巽顺而上蓄止,这就是巽而止。这种卦爻结构意味着上刚可以断制,下柔可以施令,上令下行,而又止于柔顺,以柔顺之道治蛊,自然能够理顺各种关系,至为亨通。就人事的操作而言,应该发扬刚健有为的精神,充分利用有利的条件,不畏艰难险阻,奋勇向前,所以说“利涉大川,往有事也”。

  至于颁布政令,推行措施,还必须周密计划,审慎考量,做到“先甲三日,后甲三日”,遵循事物发展终则有始的自然规律。蛊卦卦辞中“先甲三日,后甲三日”是什么意思?甲是天干中的首座个,甲日既是开始又是结束,也就是从甲日开始终而复始。先甲三日,是甲日前的三天,即辛日;后甲三日,是甲日的后三天,是丁日。

  从辛日到丁日一共七天,七天即是一个周期,这里说明“蛊”这种弊整个形成需要一个周期,而解除这种蛊惑、解除这种弊端局面也需要一个周期,这都不是一朝一夕的缘故,而是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。甲日是政令的正式施行期,要提前三天颁布政令使人民广为知晓,延后三天观察政令所取得的实效,通过实效来检验政令是否正确恰当。这种做法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,可以取得成功。

  

  蛊卦卦辞是:

  “蛊:元亨,利涉大川。先甲三日,后甲三日。”蛊卦巽下艮上,艮为山,巽为风,山下有风,风遇山而回,则万物散乱,为有事之象。蛊者,事也,惑也。物既惑乱,终致损坏,当为治理。故蛊象征惩弊治乱,革新之义。

  

  蛊卦卦辞的含义是:

蛊卦详解(蛊卦详解曾仕强)

  事物弊乱之时,能进行革新才元始亨通。故应涉险济难,但革新时,应先考虑革新前的状况,从中找出教训,引以为戒,再推断革新后将出现的事态,来制定措施。这样,才能根治蛊乱,获得畅通顺利的局面。

  蛊卦爻辞的含义是什么

  蛊卦爻辞是:初六:干父之蛊,有子,考无咎,厉终吉。九二:干母之蛊,不可贞。九三:干父之蛊,小有晦,无大咎。**:裕父之蛊,往见吝。六五:干父之蛊,用誉。九:不事王侯,高尚其事。

  蛊卦爻辞的含义是:“初六”柔处卑位,但志承先业,匡正先辈的过失,意在继承前人的亊业,进行革新,使先辈免除灾祸。革新虽然会有险阻,但却是大势所趋,终归吉祥。“九二”阳处阴位,有刚而能柔之象,故能因势利导,采用刚柔适中的方法,匡正以往的弊乱。“九三”无上应,在匡正先辈的弊乱中稍有悔恨。但九三毕竟阳刚得正,不会产生什么大的灾祸。

  蛊卦爻辞的含义是:“**”阴柔懦弱,对以往的弊乱不能速治,这样容恶养弊,发展下去必有遗憾。“六五”柔中居尊位,本卦之主,应二承上,任用贤者匡正以往的弊乱,备受赞美。“上九”居蛊之终,上位无位,故不为王侯做事,超然物外,像隐士一般以高洁自守。